他在上海说——,60岁,20岁的他把炸飞的眼球塞回眼眶,老山战场上上海的夜……|解放日报|上海

发布时间:Apr 14, 2024 11:44 AM

“上海是我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记者面前的史光柱,墨镜遮着眼睛。把一杯水递上前,记者轻轻按了一下他的手,告诉他“饮用口在这里”。

7月28日,2023年上海市残疾人读书系列活动“红色之地读历史,钢铁精神铭于心”红色主题读书沙龙在四川北路上的1925书局举办。老山“战斗英雄”史光柱又一次回到上海,他曾这样书写这座城市——

上海的夜是温柔的/孕育着北京的红保莲/亚洲的黄菊花/欧洲的白玫瑰/非洲的黑牡丹

上海的夜是甜醉的/是片铺展在地平线上的星空/许多希望的星/笑眯眯的

撞进工厂、学校/撞进中外合资大楼/和人们的梦境

上海的夜是神秘的/是爱神开放的摇篮/是知识爆炸的岩洞/是经济繁荣的港口

上海的夜像一个美丽的/心灵手巧的少女

穿着希望的裙/套着搏击的鞋

头上还扎着一根/振兴中华的银丝带

1986年7月6日登载于朝花副刊的这首《上海的夜……》,是史光柱在解放日报发表的第三首诗。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认识我了,不过也许会记得这两首歌。”史光柱说。

一首是《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他在上海说——,60岁,20岁的他把炸飞的眼球塞回眼眶,老山战场上上海的夜……|解放日报|上海

另一首以他为原型的《血染的风采》唱道: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

史光柱曾经以为自己的右眼可以保住。

1984年4月,在收复老山战斗中,作为代理排长的史光柱先后四次、八处负重伤,身体中了近100块弹片。左眼球被炮弹炸出,他把炸烂的左眼球塞回眼眶,继续指挥战斗,直到带领全排收复两个高地。

为什么是“代理排长”?战斗异常艰苦,排长已经倒下。

史光柱1981年应征入伍,参加这场攻坚战时,二十岁出头。

从担架上苏醒过来的他很清楚,左眼不在了,但总以为右眼只是进了几粒砂子,还有希望复明。包扎着右眼的纱布拆了又换上,扳着手指数到第十天,眼科主任告诉他:“小史,你的右眼也保不住了,弹片炸碎了眼角膜。”

1984年9月,史光柱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他的头、眼、喉、背、胸、腿,动了九次手术,取出上百块弹片。为了取脸上的弹片,面部几乎刮去了一层皮,碎弹片足有一小把。

当时,史光柱和几位战友在上海长征医院治伤。手术一个接一个。

“眼睛看不到,带伤搞训练不可能了,肯定要转轨,要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我是初中毕业生,文化低,除了在部队里看的军事书籍,别的书看得很少。”史光柱考虑的是,如何重新创业,更简单一点说,未来如何养家。

对史光柱来说,在战斗中失去的不仅是眼睛。父亲来医院看他,心脏病发去世,母亲经不住打击,变得疯疯癫癫,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

“必须要学会养家。”史光柱说,他考虑眼睛看不到,走不远,在房子附近看几亩果园,应该还能做到,因此想学种植。当时电视不普及,他向医生护士借了收音机,“可惜,广播里这方面的内容很少”。他慢慢从电波里的小说、评书、文艺作品的介绍中,喜欢上了文学。

“听收音机里的诗,自己学着写,念给病房里的战友听,他们哈哈大笑,‘你写的就是口号,打油诗还有排比’。所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人生的第一首诗,对我鼓励很大,让我看到了希望——从不会写、被笑话,到能发表,说明我的感情、思想能够化作笔头的表达了。”


他在上海说——,60岁,20岁的他把炸飞的眼球塞回眼眶,老山战场上上海的夜……|解放日报|上海

史光柱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专访施晨露摄

史光柱所说的是1985年7月7日在解放日报朝花副刊发表的《我恋……》:

我恋春天的翠绿——生命的象征,

我恋夏日的火红——奔放的热情,

我恋秋天的金黄——硕果累累,

我恋冬日的洁白——纯洁坚贞……

正因我热恋美好的日子,

我才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痛击敌人。

……

正因我热恋多彩的生活,

我才乐于忍受猫耳洞的潮湿与艰辛。

……


他在上海说——,60岁,20岁的他把炸飞的眼球塞回眼眶,老山战场上上海的夜……|解放日报|上海

正因我热恋神圣的祖国,

我才甘愿洒热血抛头颅,献出宝贵的青春!

史光柱的第一首诗《我恋……》在解放日报发表资料图片

《我恋……》后来成为史光柱第一本诗集的名字。在这首处女作发表半个月后,他的又一首《手》在上海青年报刊登。

“我用诗写笔记,诗就是我心中的跌宕起伏。”30多年后,史光柱依然记得,那次他从手术间被推出来,“老山英雄连”尖刀排排长张川上前握他的手,“老排长的右手四只手指被削掉了。他想安慰我,战伤没什么了不起,用断掌和我握。第一把,我抓空了,第二把才抓到他仅剩的大拇指……”

在上海,史光柱和战友一边治疗,一边受邀到各个单位做报告。他写了《小草》,“做报告时,我就试唱这首歌,在上海唱了40多次,唱到了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晚会。当时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每周一歌’,《小草》连续播了五个礼拜。”史光柱说,“当年我们保家卫国,心甘情愿,以为自己以后的天地就在国防。受伤之后,必须重新选择。”他和很多战友一样,重新学习、重新开始,只不过选择的方向和职业不同,“我是歪打正着拐到了文学路上”。

上海,正是这个人生转折点的起点。

第二年,史光柱又在上海盲校学了4个月盲文,后来深圳大学破格录取他为中文系学生。进入明眼人的大学,盲文不管用了,他又要从头开始学。用录音机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录下来,把同学们整理的笔记录下来,仔细对应,“形成我自己的笔记”。学古代汉语最难,因为基础薄弱,往往不知道古文对应的是哪个字,“比如唧唧复唧唧,哪个ji?只有让别人写到掌心,什么偏旁、结构,边说边感受,一个字一个字认。”

在深圳大学的四年,史光柱学了90多门课。“第一个学期有些跟不上,打过仗的人能吃苦。我每天学习到凌晨一两点,直到现在都习惯了这个点睡觉。在教室里听课,因为我的头部受过伤,听着听着就头疼,止疼片不够吃,就靠土办法,掐自己的食指和中指,再不行,就拧大腿。几年下来,食指、中指都掐出了厚厚老茧。一到考试,我的头发就白了,考完又恢复过来,同学们送我一个雅号——变色龙。”

“只要是别人能干的事,争取我也能干。”这是史光柱下的决心。文化课,他拼命学;体育课,只要能扶到杆、找到方向,单杠、双杠、跑步,他比同学更强。“大学毕业,必须不挂科,第一个学期,我有两门课差点不及格,第二个学期我已经开始拿奖学金,第三个学期,我拿到了靠前的奖学金。虽然和同学们竞争,有些不好意思,但奖学金,就是看成绩嘛……”

1990年,史光柱从深圳大学毕业,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他说,大学四年教给他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原来是二分法,比如是与非、对与错、我们和敌人、失败和胜利……学了哲学、心理学、美学等不同的课,可以从正面、侧面、后面、里面、外面等不同角度解释、理解问题。”

大学毕业后,史光柱回到部队,以副政委、大校军衔提前退休,“眼睛还是有短板”,他坦然道。


他在上海说——,60岁,20岁的他把炸飞的眼球塞回眼眶,老山战场上上海的夜……|解放日报|上海

从老山战场下来,从上海再出发,史光柱把自己后半生的事业分为文学、演讲、慈善。他在国内外发表诗、文和歌曲1400多篇,获亚洲音乐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十大艺术成就奖等奖项30余次,出版有《我恋》《星星树》《阳光一点》《春天,我的春天》《大爱万里行》等10余部文学著作和音乐专辑。他是中国盲协文学专家委员会主任,致力于视障作家的培训,“既要让他们有平台学习,又要有舞台展示”。他做了3200多场演讲,希望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理解中国、读懂中国,理解战斗、理解“我们心中的报答与报效”。

他创办了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为什么要做慈善?他说,因为打仗的时候有过承诺,“活着的人要为死去的人尽孝”。从帮助军烈属、困难老兵到助残扶残,促进会的主要工作是线上线下结合进行职业培训,直接帮扶了21000多人。“要让慈善有造血功能,持续下去”,今年5月,史光柱和一批年轻企业家共同筹备组建光助传媒,创办“光助公益品牌”。

1990年以来,史光柱先后被评选为全国自强模范、优秀作家、100位最有影响的人民英雄,2009年获“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被评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

今年,史光柱60岁,他一直记得在上海养伤期间,解放日报头版刊登过的长篇报道,题目就叫《面对二十岁的人生》。

解放日报刊登报道《面对二十岁的人生》资料图片

记者问:20岁在战场,什么力量让你舍生忘死?

史光柱回答:一要立志,生死重要,荣辱更重要,报答家庭、报效祖国是光荣的,当时的社会氛围认可这种光荣;二,家是什么?国是什么?不让父母、亲人受战争伤害,千万个家人就是国,爱家庭、爱祖国,是我们那代人爱的表达。第三,在战场上只能打赢,不赢,就要退,就会死。

“最后,无论是不是英雄,都要再创业、再创造。”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IMAX公司、蓝蚁传媒旗下的制作公司新加坡海滩别墅影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传播集团解读中国工作室7月3日宣布,将联合制作纪录电影《象行记》。这部影片将记录野生亚洲象群于2020年开启的那场迁移之旅,呈现野生象群的栖息地——中国云南隐匿于世的风光,揭示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故事和鲜为人知的秘密。该纪录电影时长约90分钟,目前正在中国制作,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计划于2024年在IMAX影院上映。《象行记》不仅将呈现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关系,还以全新的视角记录了大家所熟知的16头野生亚洲象在2020年3月离开原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7月1日上午,上海歌舞团的排练厅变成了电影片场。摄影机、灯光、轨道、摇臂就位,透过导演郑大圣的监视器,可以看见高清镜头下,上海歌舞团演员们身体舞动与镜头移动的默契配合。郑大圣穿着一件连帽衫,身后印着四个字“胆子要大”。把一部“爆款”舞剧拍成电影,的确需要胆量。拍摄过程中更要胆大心细,一个“李侠”与“小裁缝”的舞段,反复拍摄了多次。导演郑大圣紧盯监视器这是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的第一天,片场忙碌有序。这部电影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SMG旗下上海歌舞团和尚世影业联合摄制,曾执导电影《1921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浦东新区2023文创重点企业稳增长服务季活动6月16日启动。活动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主办,旨在整合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和社会机构等综合资源,优化文创企业发展生态,推动文创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活动季聘任了一批文创产业稳增长服务引领导师,同时,“益企同心”服务专员团队正式亮相,未来将打造“五个一”暖心服务:即“一条专线”“一个邮箱”“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一个园区企业互动微信矩阵”“一支专项协调专员队伍”。团队将着力做好政策宣传员、问题协调员、发展护航员,用踏实贴心的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国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晋平个展“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6月3日至7月10日亮相上海新晋界艺术空间,本次展览展出了近20幅徐晋平近年创作的以玉兰花为主题的作品。徐晋平徐晋平的花鸟画作品融合了整体的诗意美和清新的韵致,展现出形与神相互交融的特殊魅力。他笔下的千枝万蕊的玉兰花朵朵向上,似在雪中浸润,在古建筑的映衬下,彰显高贵气质。徐晋平运用巧妙的留白和精湛的技巧,在轻快自然的笔墨中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和审美趣味。展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担纲学术指导,他表示,“徐先生笔下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携新作《不虚此行》入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胡歌特意翻开与导演刘伽茵的微信聊天记录,“2021年7月13日,看完曹保平老师发我的剧本,我和导演加了微信。我在《不虚此行》剧本看到平时回避的话题——死亡。东方文化不太愿意面对死亡,所以人们平时不太做准备,死亡让人措手不及,我有类似经历。”《不虚此行》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编剧并执导,胡歌领衔主演,吴磊、齐溪主演,白客特别出演。电影讲述一个“掉队”的普通编剧闻善偶然中开始以撰写悼词为生,在与各色普通人的相遇里,闻善慰藉他人、也获得温暖,最终找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