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专家,每天被日常生活所包围思想|城市|专家

发布时间:Apr 14, 2024 05:26 AM

历史学者徐前进在进行一场思想实验。这场实验的主体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就是日常生活,而实验的服务对象则是未来的人们。

“历史学者不应只聚焦于过去,而要观察并记录当下,将这些本来随处可见又一定会消失的日常景观变成历史档案。”

于是,他给这样的实验取名“日常生活&档案生成”系列,如今已完成《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驶于当下:技术理性的个体化阐释》《现代精神之花:一个东北工业城市的具体与抽象》三部力作,以期在快速变化的城市和不断流逝的时间中,让未来的人看到这个时代的日常。

「应是当下日常生活的专家」

上观新闻:您所著的“日常生活&档案生成”系列是为了从思想意义上观看日常生活,使之避免彻底消失,这是类似于一种纪录片似的存在吗?

徐前进:在一些方面,这个系列的写作方法与纪录片是相似的,记录一个时代的一些具体场景,作为同代人思考的对象。但这个系列与纪录片又有不同之处,就是它的未来价值。

我的这种写作方法有几个前提。首先是转向过去,寻找那些被文字制度所简化的日常生活,认识到文字制度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具有扭曲和变形的能力,而且经过权力、制度与各类意识形态的选择后,历史档案已经与其对应的事件分离。在分离之外还有消失,历史上很多人物的踪迹消失了,很多事件的因果联系也消失了。历史学家即使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对于那些未被文字捕捉的情节仍旧无能为力,他可以猜测,但无法证明。

其次转向未来,看一看在未来,这个时代的基本情况哪些会消失,这些曾经存在却消失的情况是否有意义。

最后是重视现在,用一种兼具过去和未来的视野观察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所以,这是一种与未来交流的愿望。

这是一个景观平等的问题,也就是让存在过的有显示的能力。尽管这个愿望无法完全实现,但在这个愿望中,平等不再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概念,它会进入日常生活领域,在不同的人群或阶级内部重新塑造关于听觉、视觉、触觉的表达方式。

生活日常。海沙尔摄

上观新闻:有些人质疑,这些普通、微小的日常景观,有记录的必要吗?

徐前进:在《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历史学家与过去的关系,或者说,历史学家在解释过去时会遇到的问题:“现代历史学家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像曾经担任过这个国家的领袖,研究一个地区的历史像担任过这个地区的总督,研究一个已经故去的国王就像是他生前的密友,但他们对于那些与之相关的、已经消失的日常生活往往是陌生的。他们终究不是领袖、总督,也不是国王的密友,他们是普通人,每天被日常生活所包围,应该是当下日常生活的专家。”

这个问题源于我的亲身体会。我的工作是历史研究,长期专注于文字档案中的人性、制度与风俗。我倾尽全力去发掘历史的秘密,但往往找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种流动的、非文本化的知识,其中的多数处于文字范畴之外,或者它们在出现与完善的过程中是排斥文字的,这些知识最终不会变成文本或档案形式。所以,现代历史学家只能根据断断续续的线索去发掘那些消失的常识,并以一种可见的、逻辑化的方式构建历史叙事。


每个人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专家,每天被日常生活所包围思想|城市|专家

鉴于此,我的观察视野从过去转向当下。这是这个系列写作的原因,也是写作的目的。写作期间,我试着走到历史档案之外,描写一些缺乏严谨逻辑和因果关系的日常生活场景,包括无数的人、无数的事、无数的物质、无数的语言,还有被无限改造的空间,因为在人类历史上,这些因素不只是在一个时代里被忽视,而是在很多时代都被忽视。

「多了一个补救机会」

上观新闻:一辆汽车、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一座东北工业城市,您是如何确定这些选题的?又是如何选择样本的?

徐前进:三部作品的选择有偶然性,但也有确定的标准,就是我对三部作品中的场景是十分熟悉的。

2016年,我的孩子出生后,我经常陪孩子在小区里玩,见到了很多具体的人物和事件,这是《流动的丰盈》的写作背景。这部作品是一个城市小区的日常叙事,其中的景观本来都会被文字制度裁剪,这个小区是这样,其他的小区也是这样。这就意味着未来的人在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时会遇到困难,他们不知道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空间里,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思想状态的基本背景,就像现代人不理解以前村落的生活习俗一样。

《现代精神之花:一个东北工业城市的具体与抽象》也同样如此,它源于我对长春这个城市的熟悉,但在熟悉之外又有一种陌生的视野。我生命中的前10年是在农村度过的,熟悉农村空间里的一切,之后进入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里,我始终像一个局外人,既属于农村,又属于城市,既不属于农村,又不属于城市。我已经在城市里生活了30年,但在情感意义上,我仍旧感到无法完全融入城市文明。而在思想意义上,这是一种视野,一种来自边缘的视野,我希望用这种视野去记录这个城市的日常景观,发掘这个城市的现代精神,以及中国城市的现代精神。由于城市是中国现代文明的主体结构,所以我也希望从中寻找中国现代精神的具体象征。

相比而言,《驶于当下:技术理性的个体化阐释》的目的更明确,为了写这本书,我学习驾驶,还去汽修学校学习了大半年,并为此买了一辆国产汽车,来说明中国现代工业的状况。在学习驾驶的过程中,我在思考一些与汽车相关的问题,例如“机器与物质主义”“消费与技术政治学”“不在场与日常生活”“汽车的引申内涵”等,并确定了这部作品的基本目标。

上观新闻:在三部作品中,您经常会用到局外人的视角。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会对生活有什么帮助?

徐前进:在这三部作品中,局外人的视角始终是存在的,作为一种对比或参考。

在《流动的丰盈》中,一个宏观的局外人的视角是乡村叙事。我们大部分写乡村的作品都是内部视野,例如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她是梁庄人,父母和兄弟姐妹还在那里生活,所以她有深入乡村日常生活的可能。阎海军的《崖边报告》同样从内部视野揭示了一个小村庄在新形势下的境遇,尤其是经济变革冲击农村道德体系后所引起的风俗变化。美国人麦尔的《东北游记》描写的是吉林市北部的大荒地村,他的妻子在那里出生成长,所以他也有从内部构建叙事的条件。而用乡村人的视角写城市,你可能就会看到全中国的面貌。

《现代精神之花》也借用了局外人的视野,对于东北来说,我也是一个局外人。这个视野是历史性的,也就是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构建现代城市叙事的重要性。自16世纪起,外国旅行者经常来到中国,观察中国的风俗。实际上,这是两种文化相遇的真实状态,然而,由于写作的更多的是西方人,所以他们也就把握了对于那个时期中国风俗的解释权。

在人类历史上,意义丰富却已消失的景观有很多。它们出现在日常生活领域,在一个时期密集出现,看似无关紧要,但其最终的意义还处在等待的状态,在未来的某个时期才会对外展示,有了他人的视野,也就多了一个补救的机会。

「这种自由无处不在」

上观新闻:您希望通过您的作品阐释城市的现代精神,您从小生活在农村,为什么想表达城市的精神?


每个人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专家,每天被日常生活所包围思想|城市|专家

徐前进:10岁之前,我都在传统的农村环境中生活,了解这种生活的基本状况,之后随着父母工作变动住在一个大型工厂附近,在城市的郊区,便转学到了城市。

这是我真正理解城市的开始,此前,我对城市的理解都是间接的、抽象的。在我小时候,我母亲是电影放映员,从我记事起,她就带着我去放电影,我也看了很多关于城市的电影,对于这种文明有一种初步的了解。当我真正地进入这种文明的内部,我最初是震惊的,但从此之后也喜欢城市文明,因为个体在城市中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但在很多作品中,现代城市文明会受到批评,因其冷漠无情,或枯燥乏味。例如19世纪以来,西方城市文明制造了很多消极的心理,包括苦闷、孤独、被遗弃,以及个体存在感接近虚无时仍然没有出路的恐慌。城市也就变成了贫困之地、革命之地,或社会动荡的根源。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城市文明的另一面。这是一个平等之地、自由之地,也是现代精神的发源之地。一个人只要有才华,只要努力,就能在城市中生存下来,在这个高速流动的陌生人社会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自由自在,较少受到传统熟人社会中语言、目光等因素的控制。

上观新闻:不能忽视的是,在当代中国,乡村叙事已经流行了多年。

徐前进:乡村叙事并不只是为了追溯一段美好的回忆,也是在发掘理解乡村、改变乡村的方法。例如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这种乡村叙事没有遵循沈从文的古典风格,关注的是农村被拖进现代化之后的消极状态,原本古老、恒定,依附于传统价值观念之上的因果关系,其表象的坚硬其实早已脆弱不堪,取而代之的是漂泊、变化、即时性、偶然性等。

所以,我的三部作品源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对比,目的是说明城市文明的合理性。在当下,无论对于西方还是对于中国,城市文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关乎平等、自由精神的实现。

上观新闻:在您看来,中国城市的现代精神是什么?

徐前进:中国现代城市有很多特征,例如流动性、陌生感、分工制度、技术的普遍性、制度的重要性、自由的日常化等。

关于流动性,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切都是流动的,我们使用的东西是流动的,例如手机、汽车、电脑,几年就会换新的。房子也是,房子与家庭的关系不再是紧密的,家庭成了一个抽象的情感问题。现代人十分依赖城市里的物质,但又没有理由热爱这些物质,更不会将之保留下来。

关于陌生感,在现代城市里生活,我们每天会遇见很多陌生人,包括为我们处理重要事务的也可能都是陌生人。陌生人之间很难有情感意义上的交流,但在现代制度的辅助下,陌生人之间仍旧可以完成一些重要的事,而且对于一些事情而言,陌生人处理得更好、更有效率。

关于分工制度,一个人在现代城市里生活,就意味着他接受了现代分工制度,并成为这个制度的一部分,或一个符号。在一个特定的分工秩序里,他仍旧有实践个体理想的条件,尽管在时间意义上或空间意义上受到很多限制。

关于技术的普遍性,在多层次的现代文明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份。技术在一些方面是限制,但在另一些方面意味着自由。如果一个人会多种技术,他可以跨行业生活。这是技术所塑造的人员、物质和信息的流通模式,自由、平等,不可预设,充满了挑战,但也提供了无限创造的可能。

关于制度的重要性,流动性和陌生感减弱了故乡传统的情感功能,却创造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故乡,也就是城市。在这个现代空间里,共同地域或血缘的亲密感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人与制度的密切关系。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里出生、成长、工作,他们有时会因为重复的日常性而烦闷,但也会获得稳定的物质回报,或意外的精神启示。


每个人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专家,每天被日常生活所包围思想|城市|专家

关于自由的日常化,在现代城市里,即使气温低到零下30摄氏度,菜市场也有稳定的新鲜蔬菜供应,公交车日复一日地在固定线路上往返,书店不间断地出售各类实用类、文学类、思想类或审美类的书。这是一种日常意义上的自由。在现代城市中,这种自由无处不在。

「隐忍与顺势而为的力量」

上观新闻:《现代精神之花》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个东北工业城市的具体与抽象”,书的封面上有高耸的烟囱、大片的厂房,和最近热播的影视剧《漫长的季节》背景相似。通过这样的作品,很多人开始关注东北工业城市,但也暴露出很多人之前并不了解东北。对于这样的现象,您怎么看?

徐前进:人类有时候是一种关于语言学的生命,他们生活在语言构建的世界里,相信语言就是真实的,即使语言违背了真实,仍旧相信语言。在东北问题上也是如此。很多人没有到过东北,很多人并不了解真实的东北,更不了解历史意义上的东北。

如果我们用常识来看,在中国各地的城市生活,接触各地的人,我们会发现区别不大,每个地区的人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各个地区的文化有差异,但总体上没有不可融之处。

尽管如此,语言经常在虚拟的状态中影响人的判断力,如果这是他们理解东北的唯一信息来源,他们就会据此做出判断,哪怕这些判断不对,他们也信以为真。但对于那些在东北出生、成长、生活的人,哪怕这些判断是错误的,他们也无法彻底扭转。

这是一个语言与实际之间的矛盾:语言即使无法阐释一种具体存在的准确内涵,有时也会被人当作存在本身。

上观新闻:您在《现代精神之花》中也预测了东北的未来。

徐前进:东北经济相对落后的主要问题与地方性的制度有关系,这一点在公共舆论中已经有所讨论。但我要补充一点,东北的气候,每年有好几个月,由于严寒,东北户外作业受到极大影响,例如农业、运输业、建筑业等,这是天然的劣势。但我们不能将这种劣势用于评判东北的其他问题。

对于未来,我的确在《现代精神之花》里有所表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预测,当然也是个人的预测,不一定准确:“中国是一个文化平面,哪里被历史机遇垂顾,人口就有可能涌向哪里。在陆地时代,内陆城市经济繁荣,并由此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在海洋时代,沿海城市获得了历史机遇……在这个均匀的文化平面上,每个地区都在等待可遇而不可求的历史机遇。一旦机遇降临,它一定不会使之落空,因为每个地区的人都有隐忍的力量,也有顺势而为的力量。”

「记录当下、写给未来」

上观新闻:您曾说“日常生活&档案生成”系列可以看作一场思想实验,如今回头来看,这个实验成功了吗?

徐前进:这个系列出版后,遇到了三种阅读反馈:

第一种是源于同时性的批评。关于当下的书写展示的是日常生活的节奏、秩序与空间,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这些问题是平淡的、重复的、缺少新奇性的,而且违背文字制度的逻辑、修辞和审美要求。刚读了前几页,有人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可能还会读下去,但读到一半时,终于无法忍受:“太琐碎,太琐碎,太琐碎了……”这是一个文字制度的拥护者,他希望从阅读中发现惊奇、连续、震惊、伟大或艺术性的虚构。


每个人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专家,每天被日常生活所包围思想|城市|专家

第二种是镜像阅读。关于当下的书写变成了一个叙事镜像,文字像镜子一样映射当下。借助于这个镜像,他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看自己的生活。这是生活在当下的人短暂逃离平常、连续、反复、琐碎的思想策略,尽管还要回归,但此时,他们是日常性的观看者:“细碎的日常和重复的生活更可能包含社会的基因,更可能是构建宏大叙事和大道理的基底碎石,留意它、找到它,就能看破任何粉饰和伪装。”

第三种是多重时间性背景下的阅读。长期以来,有些人对于历史有深入的思考,也在不断地观察现实,对于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又有所期待。他已经意识到当下的日常生活是一个重要领域,却又在不断地消失,他可能会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曾经存在的变得无影无踪?他也可能已经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希望留住这些无处不在、转而消失的一切。所以,当他看到一个关于当下的文本时,一种思想意义的认同感就出现了:“这是大胆的实践,记录当下,写给未来。当下的人可以借此反观自己的周遭世界,未来的人可以借此了解过去。”

上观新闻:您的下一部作品,准备关注什么方面?

徐前进:下一部将是一部动物寓言,从动物的视角反思人类机器文明之路,以文学介入历史,共同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在未来的一个时刻,地球能源已耗尽,小冰期再次来临,后人类社会或机器人时代并未出现。人类向热带迁徙,心理剧烈动荡。动物向北迁徙,逐渐恢复最原始的野性。在迁徙途中,所有生命开始了第二次进化。

动物有了健全的意识,并在温带以北安宁地生活。为了充分了解人类,反思人类早期文明的缺陷,动物组建了识字班,开启人类图书馆之旅,充分反思人类早期文明的特点,作为与热带人类谈判的前提。

第二次进化后,人类放弃了早期人类的缺陷,自由自在,不再过度占有,不再受制于符号,在热带定居。但一些人错过了第二次进化,他们从海上进攻热带人类,试图恢复殖民主义秩序。动物帮助热带人类打败了殖民主义,然后与之签订《动物-人类公约》,规范人类和动物的行为。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

《驶于当下:技术理性的个体化阐释》

《现代精神之花:一个东北工业城市的具体与抽象》

徐前进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IMAX公司、蓝蚁传媒旗下的制作公司新加坡海滩别墅影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传播集团解读中国工作室7月3日宣布,将联合制作纪录电影《象行记》。这部影片将记录野生亚洲象群于2020年开启的那场迁移之旅,呈现野生象群的栖息地——中国云南隐匿于世的风光,揭示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故事和鲜为人知的秘密。该纪录电影时长约90分钟,目前正在中国制作,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计划于2024年在IMAX影院上映。《象行记》不仅将呈现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关系,还以全新的视角记录了大家所熟知的16头野生亚洲象在2020年3月离开原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7月1日上午,上海歌舞团的排练厅变成了电影片场。摄影机、灯光、轨道、摇臂就位,透过导演郑大圣的监视器,可以看见高清镜头下,上海歌舞团演员们身体舞动与镜头移动的默契配合。郑大圣穿着一件连帽衫,身后印着四个字“胆子要大”。把一部“爆款”舞剧拍成电影,的确需要胆量。拍摄过程中更要胆大心细,一个“李侠”与“小裁缝”的舞段,反复拍摄了多次。导演郑大圣紧盯监视器这是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的第一天,片场忙碌有序。这部电影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SMG旗下上海歌舞团和尚世影业联合摄制,曾执导电影《1921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浦东新区2023文创重点企业稳增长服务季活动6月16日启动。活动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主办,旨在整合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和社会机构等综合资源,优化文创企业发展生态,推动文创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活动季聘任了一批文创产业稳增长服务引领导师,同时,“益企同心”服务专员团队正式亮相,未来将打造“五个一”暖心服务:即“一条专线”“一个邮箱”“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一个园区企业互动微信矩阵”“一支专项协调专员队伍”。团队将着力做好政策宣传员、问题协调员、发展护航员,用踏实贴心的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国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晋平个展“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6月3日至7月10日亮相上海新晋界艺术空间,本次展览展出了近20幅徐晋平近年创作的以玉兰花为主题的作品。徐晋平徐晋平的花鸟画作品融合了整体的诗意美和清新的韵致,展现出形与神相互交融的特殊魅力。他笔下的千枝万蕊的玉兰花朵朵向上,似在雪中浸润,在古建筑的映衬下,彰显高贵气质。徐晋平运用巧妙的留白和精湛的技巧,在轻快自然的笔墨中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和审美趣味。展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担纲学术指导,他表示,“徐先生笔下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携新作《不虚此行》入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胡歌特意翻开与导演刘伽茵的微信聊天记录,“2021年7月13日,看完曹保平老师发我的剧本,我和导演加了微信。我在《不虚此行》剧本看到平时回避的话题——死亡。东方文化不太愿意面对死亡,所以人们平时不太做准备,死亡让人措手不及,我有类似经历。”《不虚此行》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编剧并执导,胡歌领衔主演,吴磊、齐溪主演,白客特别出演。电影讲述一个“掉队”的普通编剧闻善偶然中开始以撰写悼词为生,在与各色普通人的相遇里,闻善慰藉他人、也获得温暖,最终找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