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宋忆宁:外婆变“修女”故事|怀疑|宋忆宁

发布时间:Apr 13, 2024 21:58 PM

每晚演出前,宋忆宁要求化妆师把面部线条画得更凌厉,“大家叫我宋妈妈,可能我有些慈眉善目。我告诉化妆师,把眉毛稍微挑高,更像修女。”

即日起至6月25日,宋忆宁主演的《怀疑》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离开剧院回到家,她认真地给7岁的外孙女当好外婆,按时间表完成每项任务,恰如她对工作时的一丝不苟。

在梦里被人追着打

64岁的宋忆宁在舞台度过40年,她像新人一般对待每次登台,“不吃碳水含量太重的食物,嘴皮子会松,舌头不听使唤;三餐不加盐、味精,不然会嘴干,口条不利落。”黄瓜、番茄、牛油果,构成了宋忆宁演出《怀疑》这半个月的餐食。


演员宋忆宁:外婆变“修女”故事|怀疑|宋忆宁

“台词不能断,像音乐一样连贯,有剧本英文台词的流动感。”宋忆宁追求完美,“今天演出是没有任何纰漏的完美,我心里就舒服了。最近晚上睡觉,我在梦里都被人追着打。”

《怀疑》的故事发生在1964年,宋忆宁饰演阿洛西斯修女,因怀疑弗林神父对教会男学生有逾越之举,两人展开一场意志与信仰的较量。“阿洛西斯修女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有弱点,有不可爱的地方。她表面冷漠、刻板,充满警惕性、教条主义,实则心里有满腔的爱,想保护身边的孩子们。能碰到有反差感的角色不容易。”

十几年前演《怀疑》,宋忆宁努力靠近阿洛西斯修女,“我要去想想应该怎么演,现在更成熟了,很多情节理解更透彻。这次我像演了一个全新的戏,人物面貌有很大的变化,声音不再往上飙,而是往下收。”6月8日《怀疑》首演,至今演了一周,宋忆宁找到了从容,“演着演着,我即兴出来很多感觉。修女内心热的、软的、柔的一面流露出来,这不是提前设计好的。”

它像一则寓言


演员宋忆宁:外婆变“修女”故事|怀疑|宋忆宁

“我们生活在一种审判文化中,只对那些被推上审判席的名人感兴趣。沟通成了不同意志的竞赛,公共讨论开始不真诚、令人不适。为什么?也许是因为在这些喋喋不休深处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但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这是编剧约翰·P·尚利创作《怀疑》动机之一。

《怀疑》在2005年连获普利策戏剧奖、托尼最佳戏剧奖、纽约戏剧评论圈最佳戏剧奖三大重量级戏剧奖,还被搬上银幕,由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此次导演贺飓复排《怀疑》,由宋忆宁、贺坪、刘苡辰、宋茹惠主演。

“《怀疑》像一则寓言,剧本的好,在于带动观众意志一会儿滑向东,一会儿滑到西,对于弗林神父是否有罪,不会给出特别明晰、肯定的答案。”2017年、2019年、2021年、2023年演出,宋忆宁迎来第四位弗林神父扮演者贺坪,“新的对手带来新的刺激。贺坪眼睛很厉害,他看着我的时候,我也一动不动。我们之间对峙,有非常饱满、笃定的长时间停顿。我喜欢贺坪内在的充实,他不害怕在舞台表露自我,包括长时间的一言不发。”

《怀疑》剧本提到弗林神父有长指甲。最不喜欢留指甲的贺坪,不仅留长指甲,还修甲并抛光。“贺坪有一种带质感的感性,给人思考空间。他演的神父有很多小动作,比如打球姿势,手伸出来、拿杯子的感觉,要三块糖等,让人怀疑他到底有没有犯过罪。”


演员宋忆宁:外婆变“修女”故事|怀疑|宋忆宁

每晚必看观众评论

演完《怀疑》回到家,每晚睡前,宋忆宁会翻看观众发在网上的评论,“有人觉得宋老师演得好,有人觉得宋老师今天台词吃螺丝,让我知道问题在哪儿,应该改进什么。有人说,这个戏看得累死了,修女没有任何证据,怎么可以随便去怀疑人家,上蹿下跳;还有人说,神父就是有罪,然后一二三四罗列证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

前几天,宋忆宁的女儿来看《怀疑》,“她告诉我,观众散场后热烈讨论,神父到底有没有做过。”

在手机上刷完观众剧评已近深夜,想着演出,宋忆宁总是睡不踏实。第二天,她仍然6点半起床,7岁的外孙女会戳她的脸,把她弄醒。宋忆宁雷打不动的习惯是先送外孙女去幼儿园,然后手洗外孙女的衣服,接着看剧本。


演员宋忆宁:外婆变“修女”故事|怀疑|宋忆宁

丈夫吕凉调侃她,“这戏你是不是有压力?”宋忆宁坦言,“好多戏熟稔于心,人物都在脑子里,这次《怀疑》台词调整,节奏变得不一样。我对故事、台词太熟悉,常常会脱口而出以前版本的台词,想着不要错,反而越想越要错。”

作为同行,吕凉会给宋忆宁提建议,“阿洛西斯修女外部动作不要那么多,让人觉得她过于神经质。”

宋忆宁印象最深的是,两人早年合作《卡布奇诺的咸味》,“如果我和他想法不一致,我就说我为什么要妥协,你怎么不能妥协,然后可能就要小吵吵。和其他对手演员搭戏,我说话不会那么直截了当。”近年两人同台演出《推销员之死》,“剧中角色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样子,靠靠、搂搂、捏捏,整理一下头发,包括剧中他发脾气,我在一旁无奈,那种‘又来了’表情,也是生活中常有的。有人说,你俩演得真像夫妻,我心想,这不是废话嘛。”

少年夫妻,相伴到老,宋忆宁喜欢和吕凉一起坐在院子里,冬天晒太阳、夏天吹凉风,“这样真好,我俩都会有这种感觉。”去年,吕凉离沪4个月,拍摄电影《敦煌英雄》,“我们每天开视频聊聊天,有时候不止一两次。其实都是小事,比如我早上起床,你起来了吗,我吃什么,你在吃什么。”


演员宋忆宁:外婆变“修女”故事|怀疑|宋忆宁

6月25日演完《怀疑》,宋忆宁又将恢复日常生活轨迹,在家陪外孙女,当标准好外婆。“我年轻时就这样,特别不爱旅游、不爱爬山、不爱购物。即便出去玩,我也会找个好饭店,然后窝着喝喝茶、聊聊天。”

64岁的女演员宋忆宁在舞台工作40年,从明星、妻子、母亲到外婆,把人生均衡分配给表演与家庭。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IMAX公司、蓝蚁传媒旗下的制作公司新加坡海滩别墅影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传播集团解读中国工作室7月3日宣布,将联合制作纪录电影《象行记》。这部影片将记录野生亚洲象群于2020年开启的那场迁移之旅,呈现野生象群的栖息地——中国云南隐匿于世的风光,揭示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故事和鲜为人知的秘密。该纪录电影时长约90分钟,目前正在中国制作,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计划于2024年在IMAX影院上映。《象行记》不仅将呈现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关系,还以全新的视角记录了大家所熟知的16头野生亚洲象在2020年3月离开原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7月1日上午,上海歌舞团的排练厅变成了电影片场。摄影机、灯光、轨道、摇臂就位,透过导演郑大圣的监视器,可以看见高清镜头下,上海歌舞团演员们身体舞动与镜头移动的默契配合。郑大圣穿着一件连帽衫,身后印着四个字“胆子要大”。把一部“爆款”舞剧拍成电影,的确需要胆量。拍摄过程中更要胆大心细,一个“李侠”与“小裁缝”的舞段,反复拍摄了多次。导演郑大圣紧盯监视器这是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的第一天,片场忙碌有序。这部电影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SMG旗下上海歌舞团和尚世影业联合摄制,曾执导电影《1921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浦东新区2023文创重点企业稳增长服务季活动6月16日启动。活动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主办,旨在整合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和社会机构等综合资源,优化文创企业发展生态,推动文创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活动季聘任了一批文创产业稳增长服务引领导师,同时,“益企同心”服务专员团队正式亮相,未来将打造“五个一”暖心服务:即“一条专线”“一个邮箱”“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一个园区企业互动微信矩阵”“一支专项协调专员队伍”。团队将着力做好政策宣传员、问题协调员、发展护航员,用踏实贴心的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国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晋平个展“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6月3日至7月10日亮相上海新晋界艺术空间,本次展览展出了近20幅徐晋平近年创作的以玉兰花为主题的作品。徐晋平徐晋平的花鸟画作品融合了整体的诗意美和清新的韵致,展现出形与神相互交融的特殊魅力。他笔下的千枝万蕊的玉兰花朵朵向上,似在雪中浸润,在古建筑的映衬下,彰显高贵气质。徐晋平运用巧妙的留白和精湛的技巧,在轻快自然的笔墨中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和审美趣味。展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担纲学术指导,他表示,“徐先生笔下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携新作《不虚此行》入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胡歌特意翻开与导演刘伽茵的微信聊天记录,“2021年7月13日,看完曹保平老师发我的剧本,我和导演加了微信。我在《不虚此行》剧本看到平时回避的话题——死亡。东方文化不太愿意面对死亡,所以人们平时不太做准备,死亡让人措手不及,我有类似经历。”《不虚此行》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编剧并执导,胡歌领衔主演,吴磊、齐溪主演,白客特别出演。电影讲述一个“掉队”的普通编剧闻善偶然中开始以撰写悼词为生,在与各色普通人的相遇里,闻善慰藉他人、也获得温暖,最终找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