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怎样保护传承与弘扬利用水文化,从河港到海港

发布时间:Apr 16, 2024 10:18 AM

人类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上海坐落在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是一座孕育于苏州河边、黄浦江畔的国际化大都市。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一江一河”战略工程,通过城市更新、人文建设和生态修复等,一步步把城市滨水地区打造成“人民共建、共享、共治的世界级滨水区”。在“还江于民、还河于民”的进程中,上海水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利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历史意义

“根”之所在——

上海地区最初陆地区域较小,后在入海江河与东海潮汐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扩大,最终孕育出早期文明形态,包括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等。

“上海”城市的最初得名,也正是源于吴淞江南岸支流“上海浦”。唐宋之际,青龙镇诞生于吴淞江南岸,后发展成东太湖地区主要的商贸港口。随着吴淞江河道演变,上海镇逐渐取代青龙镇,并在元初发展成为上海县。

明永乐年间的水利治理,让黄浦江进一步成形。这为上海县以及江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上海成为东方大港奠定了基础。

作为近代中西文化融会之地,黄浦江畔诞生的海派文化正是在古代江南文化基础上,融合外来现代文明而发展壮大。

近代苏州河沿岸成为工业聚集地,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的集中地,是上海红色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改革开放以后,浦江东岸诞生的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上海城市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地标,是上海始终保持激流勇进、开放包容姿态的生动体现。

“魂”之所依——

古代上海先民在江畔繁衍,以吴淞江、黄浦江江水为生活用水之源。近代黄浦江畔诞生的我国第一座现代化自来水厂,助力并见证了上海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如今的长江口青草沙水库,进一步滋养着这座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生计之本。近代苏州河畔的沪西工业区以及黄浦江畔的杨树浦工业区,是上海两大工业聚集地。河流不仅为原料与产品运输提供便利,还提供了丰富的工业生产用水。由此,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民族工商业精神得以孕育,“海纳百川”的城市特质得以丰富。

在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上海依靠襟江带海的优势建设了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洋山港、亚洲第一大邮轮母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等。航运、贸易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交流,还有精神文化的交流。从河港到海港,不变的是与时俱进的追求与气质。

时代价值

为人文之城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水文化遗产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保护好水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上海城市的文脉。

“贝壳堤”是上海古海岸线的沉积标志,也是上海地区逐渐成陆的有力佐证。青龙镇遗址见证了上海作为港口城市的历史起源,是“上海并非小渔村”的证据。元代水闸遗址见证了吴淞江河道的演变,是上海建县后的重要水利工程遗产。

新形势下,开展水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为留住城市发展历史记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助于增进广大市民对上海这方水土的感情,进而赓续城市历史文脉,助力人文之城建设。

为创新之城建设提供丰厚支撑——

在上海治水史中,既有因治理不善导致河道淤、城镇衰的前车之鉴,也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70余年建设千里海塘抵挡风暴潮以及开凿大治河、金汇港等人工河道带来排洪灌溉之利的红色记忆。

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最好的方式是在传承中创新。传承已建水利工程蕴含的历史、科技、管理、艺术等文化价值,在后续工程建设中加强亲水平台、休闲栈道、文化长廊等文化景观创新设计,提高水利设施的文化品位以及公共服务能力,对建设创新之城有积极意义。

为生态之城建设提供价值指引——

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建设我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到苏州河治理工程,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到“一江一河”战略规划,上海积极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人民群众既是城市的享有者、受益者,也是城市的建设者、治理参与者。新形势下,生态之城建设离不开自下而上的全民参与。弘扬上海水文化,有助于提升市民的环保理念与生态意识,助力生态之城建设。

事实上,对水文化的创造性利用,是上海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益抓手。文化是抽象的,需要载体方得以呈现。通过活化苏州河、黄浦江两岸的历史记忆与工业遗产,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与文化资源。

在此基础上,可采用“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线路体验化”的手法,基于黄浦江、苏州河、淀山湖、滴水湖、长江口等水体线路,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景点资源串联起来,实现江河联动、江海联动,打造符合时代审美、贴近现实需求的水文化体验精品线路。

总之,上海先民在化水害为水利的治水实践以及城市建设中,形成了丰厚的水文化。在苏州河、黄浦江等河流本体之外,上海水文化还蕴藏于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水文化遗产、非物质水文化遗产、水利记忆遗产、水文化线路、水文化景观之中。水文化成就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涵育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新征程上,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利用好上海水文化,助力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建设。

上海能玩出什么花样?,末端的垃圾,只为参观一座“垃圾厂”,他们不远千里利用|末端|垃圾
上海能玩出什么花样?,末端的垃圾,只为参观一座“垃圾厂”,他们不远千里利用|末端|垃圾

有人说,垃圾分类真正的动力在末端,只要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效益足够高,起始端的改变就会自然发生。但“效益”是笔很难算的账。作为公共产品,垃圾的末端处置不仅工序相当复杂,回报也相对有限。那么,在“无废城市”目标下,垃圾末端处置企业该如何平衡公益与发展?它们在转化效率上又有哪些新的探索?记者实地探访了松江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和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尝试揭示垃圾末端处理的成效与困境,并从中发现“循环经济”常态化的潜力与动力。直面垃圾的震撼“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感受到震撼。”在松江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

学林随笔|“村超”“村BA”“村排”赛事火爆出圈有多重意味体育|乡村|赛事
学林随笔|“村超”“村BA”“村排”赛事火爆出圈有多重意味体育|乡村|赛事

近年来,从“村超”到“村BA”“村排”,再到各地不同形式的乡村划龙舟比赛,“村字头”赛事火爆出圈。这并非一时运气,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创新探索的结晶。村民物质生活富足了,交通便利了,网络通畅了,多种因素叠加发酵让“村字头”赛事被更多人看见。“村字头”赛事火爆出圈,还生动演绎了“多一个球场,少一张牌桌;多写一个字,少打一张牌;多一场演出,少一场纠纷”的基层治理美好愿景。它的背后,是“群众在台前当家作主,当地政府在幕后做好服务保障”。实践一再证明,只有真正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心声,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型

酬金误会或因语言障碍,夏尔巴向导证实范、谢为救同胞放弃冲顶刘女士|夏尔巴|语言障碍
酬金误会或因语言障碍,夏尔巴向导证实范、谢为救同胞放弃冲顶刘女士|夏尔巴|语言障碍

联系上拉克帕·夏尔巴时,他正和数位夏尔巴向导们准备前往巴基斯坦的旅程,他们即将开启“K2”、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的攀登。他每隔10到20分钟才上线一次通信软件回复信息。拉克帕·夏尔巴是8k登山公司创始人,也是此前湖南省登山队夏尔巴向导们的领队。据报道,今年5月18日晚20点20分许,湖南省登山队员范江涛在上攀至距登顶只有三四百米处发现了昏迷的刘女士,遂不顾夏尔巴向导劝阻,决定放弃冲顶救助同胞下山,并在下行时遇见队友谢如祥。两人决定救人为先,谢如祥还提出救援后给夏尔巴向导一万美金作为报酬。事后,刘女士表

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从将就养老到享受式养老服务|养老|中国人民大学
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从将就养老到享受式养老服务|养老|中国人民大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需要的养老服务越来越多样,过去的将就养老逐渐变成享受式养老。这样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有哪些新的特点?又有哪些新产品、新服务能满足老年人不断释放的新需求?请听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在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节目中为大家深度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在过去的观念里,老年人是一个极容易被忽视的消费群体。很多人会这样想:拉动经济消费,老年人能起什么作用呢?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区。一方面,老年人的需求正从传统的养老消费向更加现代

上海这个团队在“生命禁区”开辟出希望之路,与脑袋里的病魔展开较量医生|病人|生命
上海这个团队在“生命禁区”开辟出希望之路,与脑袋里的病魔展开较量医生|病人|生命

凯利太太一直认为自己脑袋里有“妖怪”。她经常性地头疼,渐渐地视力受到影响,直至半身不遂。经过外科医生诊断,她患有脑动脉瘤。饱受折磨几十年后,她决心进行手术,赶走脑袋里的“妖怪”。美国脑外科专家为她进行手术,希望消除两个威胁生命的动脉瘤,并切除后脑动脉畸形。然而,在惊心动魄的手术中,凯利太太不幸去世,“妖怪”获得胜利。这篇题为《凯利太太的妖怪》的纪实报道摘得了1979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44年后的今天,记者将它递给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高亮,他仔细看完,说:“这是外国前辈在条件不理想时代所面对的困境